在我国,对于学生好坏的评判标准都是以成绩来划分的。这样评判“好学生”的标准是有问题的。什么是好学生?我们传统的评价好学生的标准局限在“学习”一个方面,甚至仅仅局限在“主科的成绩”一点上。我认为,只要不犯法,不严重违犯校纪的,都是好学生,只是“好”的方面各不相同:有的身体最强壮,有的学习最认真,有的意志最坚定,有的最勇敢……
各有各的长处,同样各有各的问题。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发育的重要阶段,每个学生都可能会因为不适应而产生心理障碍,我们所说的“好学生”也不例外。
有个中学、大学一路保送过来的公认的“好学生”,只因联欢会上唱歌走调就自杀了。为什么?过分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,承受挫折的能力差,一遭遇小小的失败就受不了。
教育心理学往往对“差生”和“问题学生”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,对“好学生”的心理健康状况,特别是“性情培养”,却关注很少。
家庭教育是关键
孩子的“心”育,即“性情”教育首先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。实践证明,家庭环境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起主要作用。
家庭教育的误区之一是“溺爱”。成绩好的孩子更容易让家长疼爱,可如果长期生活在百依百顺的环境里,就会太自我中心,一旦遇挫折就垂头丧气,怨天尤人,甚至导致骇人的暴力行为。
误区之二是家长只注重为孩子提供物质条件,却忽视精神爱抚,造成孩子“情绪饥饿”。一些家长望子成龙,眼睛只盯在分数上,天天“分、分”不离口,却从没想到坐下来倾听孩子的梦想和苦恼。孩子分数掉下来了,没有一声鼓励,却引来家长的一顿拳脚。这种家庭氛围下成长的孩子不是过分焦虑、唯唯诺诺,就是具有很强的攻击性。
德育不能代替“心”育
孩子的“心”育,还需要学校高度重视。狭义的“心”育指培养良好的性情,广义的“心”育则指完善人格,包括培养性情,也包括培养高尚的道德感。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远远不够,尽管孩子们的道德感很强,心理却很不成熟,常常不能接纳现实的“自我”。有个医学院的学生,实习期间发现现实与自己的原则相差甚远:医生伸手向病人要“红包”,为了多拿“提成”专开高价药……他提出疑问,别人却报以惊讶、讨厌的神情。种种“丑恶现象”折磨着他,他深感被排斥,实在受不了,竟以死来解脱。
现代教育是“全人教育”,一个健康的人,就要有和环境动态平衡的能力,就要有能够生存下来的能力。这个学生属于典型的“环境适应不良”,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,已经存在很大问题了,却被我们的教育忽略。如果他能够得到及时调整或者治疗的话,悲剧是可以避免的。